标题
[ 关于经销商自有品牌运作的探讨 ]
法掌门•企业法务
- 法律法规标签
内容
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门脸,却有着数不清的牌子,这就是中国酒水市场的真实写照;也许有数不清的牌子,但真正赚钱的牌子缺少之又少,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的最大困惑。
在中国酒水市场有这样一个群体,他们可能根本就不入流,但是数量却很庞大,几乎占据着中国酒水市场品牌数的80%———这就是中国酒水经销商自有品牌群。他们没有生产工厂,只是买断或贴牌;他们占据了某个县级市场,或者什么市场也不占,只是存在着,出现了;在他们中间,有部分佼佼者脱颖而出,成为“鲤鱼跳龙门”的典范,大多数被淹没在市场中。
他们有着自有的打法,也有着自有的困惑。
应该正视这个群体了,因为他们正代表着一大部分经销商的生存状态。自有品牌这一模式,也正是经销商们在市场运营中最关注的问题。有了自己的品牌,就能当家作主了吗?
2005年夏,本刊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,经销商对自有品牌的理解,正在发生着变化……
第一部分 进出围城
情景一[与河北石家庄市某酒水经销公司的郝经理通电话]
记者:最近生意怎么样呀?
郝经理:不怎么样。那个××牌子厂家不让做了。
记者:这个牌子市场表现不错呀,到底为什么呢?
郝经理:厂家不满意,说销量低,现在他们开始自己做市场了,只让我保留原有的两个品种,大部分市场都移交给厂家了。
记者:厂家怎么能这样呢?你已经辛苦做市场两年多了,眼看着就要起来了,说放弃就放弃吗?
郝经理:没办法。厂家说了算。
记者:下一步打算怎么办呢?
郝经理:一方面想再接一个新牌子,你能否帮忙推荐一下?另一方面想自己注册一个牌子,你有什么好名字吗?回头请你吃饭。
……
在厂商博弈中,作为弱势群体的经销商,常常被迫地接受厂家的市场调整,而使自有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。这一原因是直接导致经销商产生运作自有品牌的思想根源———维权,做主!
追根溯源,自有品牌是时代的产物。九十年代中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,大部分白酒企业营销管理落后,品牌意识淡薄,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,经销商对区域市场的掌控远远优于厂家。因此,厂家对经销商的依赖性较强。而且,大多数厂家均以中低档产品为主,缺乏主导产品,一部分市场触觉敏锐的经销商抓住时机,发展自有品牌,得到了飞速发展。厂家因为可以提升其销售额也积极支持,所以那时的白酒市场自有品牌运作大行其道。